7月28日,2025年“共和国脊梁——科学大师宣传工程”高校编创骨干交流活动在重庆大学开启。来自全国26省市的60所高校编创骨干,将在渝开启为期4天的深度研讨与实践,以戏剧艺术赋能科学家精神传承。

据悉,“共和国脊梁——科学大师宣传工程”由中国科协联合教育部、文化和旅游部、共青团中央、中国科学院、中国工程院、中国文联等部门,于2012年启动实施。十余年来,“共和国脊梁——科学大师宣传工程”以“师生演校友、学弟演学长”的创新模式,支持清华大学、上海交大、浙江大学、重庆大学等19所高校创排《马兰花开》《邓稼先》《钱学森》《求是魂》《竺可桢》《何鲁》等20部大型舞台剧,示范带动170余所高校参与科学家主题微短剧创作。目前,共有8000余名大学生直接参与科学大师主题剧目创排,600余场次演出活动吸引百万青少年走进剧场,“云端剧院”观演人次突破千万。
此次高校编创骨干交流活动课程体系丰富务实。在四天的课程中,将通过三大维度赋能创作实践:理论领航,深入剖析“共和国的脊梁”工程精神内核,探讨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文艺创作的引领作用;创作攻坚,聚焦戏剧本体创作、大师剧创排技巧及AI跨媒介融合应用,解锁数字时代艺术表达新范式;实战淬炼,以“话剧工坊”为核心,由专家分组指导6支团队创排科学大师主题微短剧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本次交流活动全程凸显“实践导向”。7月31日,学员们将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艺术学院报告厅呈现汇报演出,将连日来的所学所得转化为舞台成果。